上海

直播|2019中国设计公开课杭州站

新浪家居华东站

乐居依法对直播内容进行监督,禁止传播违法违规、封建迷信、暴力血腥、低俗色情、招嫖诈骗、违禁品等不良信息,坚决维护青少年群体精神文明健康。如有发现您也可点击右下角举报按钮进行举报。

评论

精彩回顾
分享给朋友:
  • 新浪家居华东站 04-25 22:46

    活动结束,全场大合影。

  • 新浪家居华东站 04-25 22:46

        设计师:想问个站在我的立场上不太理解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发现他刚刚那个卧室那张床为什么是斜着放的?

        林森:我大概描述一下,一个正方形的空间,为什么那个床要斜着放。因为大家知道正方形空间里面如果前置放一个电视机,势必放一个电视柜,空间本来不大,借用斜角放上电视以后会比较舒服,这样前置空间可以控出来,我们计算过会增加30多公分的走道位置,床会更舒服一些。床为什么斜着摆?我们希望电视的角度看的更舒服一些。斜了以后,这个项目可以在很多的公众号上可以搜到,NEXT NEST之家,然后我们把床摆斜了以后,因为在做一些功能性东西的时候,一定先是审美至上再是功能至上的。其实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一直想我们家里的夜灯是一个怎么样的状态出现的?能不能更艺术化一些?现在很多装修会把夜灯放在T脚线上,一点不美观漂亮,所以床摆斜以后,就在床和墙之间放了一个非常漂亮的,也是来自一九四几年的古董灯,因为只要起夜的时候感应到那个光从斜角的缝隙里面照过来的,那个不刺眼很舒服,同时又完成了审美观的一个考量。

  • 新浪家居华东站 04-25 22:46

    林森:

        第三个层面讲变与不变,家一直在变,审美一直在变,科技也一直在变。我一直想说,变与不变是什么东西?家到底应不应该一直变下去。如果家应该是一直在变的,那我们现在去参观那些很有名的建筑大师的作品,那个空间,房子,很多很多,流水公寓,然后它没有变吗?50年代,40年代,60年代,你看还是很好看,他要变吗?有时候你看很多设计空间也很好看,这东西不跟我前面讲的审美至上功能至上是一个道理吗?变与不变也是一个辩证关系。所以我讲变是永恒,是为未来,可是不变亦是未来,是为生活美学。什么东西可以留下来不变呢?我认为那些就是我们真正人类去伪存真以后。我肯定不会给我媳妇买那个包,那个不美。真正留下来的不变就会形成真正意义的生活美学。我非常反感现在动不动就说生活美学,创造生活美学,不好意思生活美学不是创造出来的,是被认可出来的,不是说今天新东方就是生活美学,那不是你创造的。

        我带大家看一下我们对这个家变与不变的思考,是的,这是一个智能化的家,它应该会放一些很近现代的,后现代的家具,我没有这么做。因为在这个时间,未来并不存在,这个时间的断点上面,每一个点的家具,它的完成部分其实在那个时代,都是科技顶级的表现。就像前面那个看到那个家具,最早人类曲木技术发明的第一把椅子,现在看起来觉得过于简陋,并不那么好看,可是那就是那时候科技带来的好东西。这个家里面首先看到其实用到一些反思味的考虑,并没有用时尚感十足的家具,或者未来感十足的家具,放入很多老家具。这里感谢一下杨俊老师的团队,因为这次的软装是跟杨俊老师一起合作完成的。吃面的那个桌子,是我们团队的设计,我们用一些铝的技术来做了一个可以旋转和调节的一个桌子。后面那个书桌凳,是1960几年的一个产品,杨俊老师大家知道是网红设计师,王自如又是科技网红,他们说必须给他配一把网红的凳子。这张书桌椅,大家如果看过那本电影,这把椅子是同款。后面那个书架是杨俊老师自己的原创。当然这里还有很多,包括角落小小的弹吉他的椅子,都是老物件。前面讲到我们的空间里面,我们的风口进行了重新的模组,重新设计,甚至我们的明线部分。包括到这次铜的颜色,因为我们一直觉得是很难找到一个很好的铜的颜色来表达我们对于那一种未来的变与不变,家居的变与不变思考的我想要的那个金属颜色,我们想说创造一个好像用现在的词叫做被盘过的颜色,我们想创造一种被盘过的红铜的颜色,没办法,我们自己创造了这个颜色。很辛苦,把里面所有的模组、灯具、灯架送到金属厂重新喷涂了一遍。

        我们再来看说科技人居和未来还是回到今天主题的这个三个词,其实我们发现其实很关键的是如果说未来是一个虚化的概念,而科技是一个实的概念的化,放置这个家同时存在这个家里面的是谁呢?其实我觉得是人,真的是人,是我们!我经常在想说科技那个词实实在在的硬梆梆的,我们能不能让它变得柔软,让它成为审美的一个工具,到达的那个彼岸的那条船,那我们的家可能缺少一些让我们更舒适的东西,我们可不可以让科技植入,让它看不到。而这些东西是来自于谁的创造呢?是来自于人的创造,因为人有什么?人跟科技不同的是人有爱,人有智慧,会交流,是人让这些东西共同串联在了人居这个词里面。

        所以在最后,结束我这个演讲的最后,我在想说,如果真的有一个事物能够定义为未来的话,我觉得它可能是我或者是我们,或者是你,或者是你们,因为你们在创造审美,你们在运用科技植入到我们所有的生活当中去。最后这个掌声应该是送给你们自己,谢谢你们,你们就是未来。

  • 新浪家居华东站 04-25 22:46

    林森:

        其实我们在台下我们谈的第二个逻辑叫空气感。我觉得这时候就提到一个词叫做,那时候我有一句话说给王自如听,我觉得科技如空气,我是跟王自如说的,不希望这个家哪里看到的都是,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你回到家里面,你不是自己去打开开关,然后会很傻乎乎的对着空气喊小艾同学给我开等,这就是个特傻的事。或者说你明明只要拨一下就能开的,然后手摸一下亮出屏幕,这个灯这样转一下就能开,很简单的动作为什么这么复杂?科技要做到的是如空气,看不到,不是科技适应人吗?不是人适应科技。这个家要有这样的感觉,只要放下钥匙,这个家所有的功能打开,你再往前走灯慢慢亮起来,不要按开关,自己会亮,音乐慢慢的响起来,音乐跟着你走,灯光也跟着你走,尤其那个灯光希望慢慢亮起来的。有时候回家,设计不好的,一亮起来好刺眼,你回家,你老婆在门口,你回来了那种感觉,但是回来之前说嗨你回来了,那个嗨是很重要的,慢慢的灯光亮起来,他在欢迎你。比如走到那个旋转门的时候不是拿一个屏幕跳出来一个人说你要干什么,请你回答,你跟他对话,不要不要,我要走到晚上的空间只要拿上我心仪的威士忌,拿到那瓶酒,那个门就转到我的卧室,酒杯在等着我,我倒上催眠酒,给我一个美好的睡眠,这是家的感觉。所以将科技以动态,甚至像空气一样的构想的方式安置进去,活化生活的可能。这个家有很多的第一,第一个用静音齿轮技术的,这是王自如团队做的总结,我也没有做那么多总结,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第一个一个开关没有的家,还有好多第一。包括音乐的无缝连接,这是很难的,打通所有品牌的代码,走过去音乐是无缝的,这边放了一个APPLE的音箱,那边是小米的音箱,走过去音乐是跟过去的,这边关掉了,这是非常难的事情。这个家差不多用到五重感应技术来完成的,它真的看不到。然后这是王自如团队自己做的一个空气自如的感觉,回家三公里的时候家里某一些东西开始工作,感应到你,三公里的时候,你家空调慢慢的打开,水就慢慢开始烧了,只要到三公里的地方。然后你的开门,这个家引入了磁悬浮的技术,大家看到最右边的那幅画,那个地方就是磁悬浮的东西,回家有仪式感。他很高兴的说你回来了,你终于放下了,先放下什么东西?是放下我家里的,不是家里,应该是车钥匙放下,不要再出去,因为家很好为什么还要出去。所以我跟王自如说把钥匙放那里,磁悬浮慢慢把钥匙顶上来,钥匙上升的过程中灯慢慢的亮起来,这是很重要的。所以叫做开门的每一次,都是放松最好的一个方式。

        随心所欲怎么玩都好玩是什么概念呢?这个家到最后你说真的有人会说林老师有时候是伪命题,开关都不上,总要有摇控器。然后家里十几个摇控器也是很烦人的事情,是,但是有的时候中国厂商很喜欢制造一些壁垒,为它的商业目的的考量。但是我们很好的找到一个美国的厂商,这个摇控器可以植入很多编码,改写程序就完成了。我们的家是安装出来的,安装时间硬装用了12天的样子,安装其实只用了4天,还有3天,你们知道谁在里面呢?不是安装设计师,我们装好软装设计的时候,程序员,就是那个小伙子坐在里面,两台电脑,工作了三天,才完成了这个家可以像如空气般的生活,那个空气是谁制造的?就是那个程序员小伙子,真的三天时间。做到这项所有的编码汇聚到这个充气的装置上。所以随心所欲,从书桌走过来灯光关掉,电视机亮起来,亮起来什么原因,因为拿起手柄的时候知道要玩游戏,自然切换到他要玩游戏的DMI上面,有时候男人很烦,接了很多电视盒子,他只要拿起手柄自然切到,音响调到该有的模式,这不是我们该有的模式吗?

        这个家的卧室部分,大家看到都是模块的,这是卫生间包括地砖都是安装的。其实科技现在能够达到很高科技的层面。刚刚吴老师有秀很多的无线的充电技术,我们把东西放上去就可以充电。但是大家不知道,其实科技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你只要站在这个空间中,手机还在兜里,它已经在充电了,这个技术已经有了,真的已经有了。现在人类在攻破的什么地方呢?其实在深圳的一些企业,我们这次去很深度的了解过,完全可以做到,我们今天在开会,其实你们手机不用担心会不会没电,一定会有电,是不是很厉害,现在还要解决未来5G信号的冲突问题,只要这个解决掉,其实一定能解决,所以科技真的,它代表什么,不放在桌上可以充电了。每一天都在舒适中开始,什么意思呢?我们电视放角落,腾挪出空间。他是很爱收藏表的人,他有十几块表,他是一个科技极男,所以他也会有苹果的手表,放在那个盒子里面就可以充电了。我们希望他睡觉的时候把所有的装甲都放下,干干净净的睡觉。当然很多技术我就不再多说,比如说什么几点钟窗帘打开,灯自然关都是可以想像的,这里再讲真的把大家当科技文盲了,大家应该都懂。

  • 新浪家居华东站 04-25 22:46

    林森:

        我们有了观念层面的东西,包括对那三个词的考量以后,我们就会接下来想到说逻辑层面到底是什么,就有了一个项目找我们,我们早早的备了很多的观念,这个观念那个观念,比如对光的理解,光是什么,光是物质吗?光是证明物质存在的物质吗?如果说光是证明物质存在的证据,因为没有光物质看不到了,不存在了,如果光是物质存在的物质,那光是不是就是物质里的灭霸吗?它打个响指,所有东西不存在了。我很高兴的是灭霸好像前两天死了,很高兴。我们在逻辑层面做的我们的工作做到第二个层面叫逻辑层面,我们想怎么把我们提出的问题带到我们的空间。我们试着找出答案,当然也有可能找不出答案,让这个空间的人找到答案,所以我们就有逻辑层面的三个关键此:MOD、空气感、变与不变,那不是观念,那是一种逻辑。很幸运的是我们也碰到一个业主,叫王自如,可能王自如的粉比我多一点,因为他是中国手机评测的第一人,也是非常大的一个科技界的一个评测界的流量之王,基本上每一条都是200万加的阅读量,我也是他的粉。他领导的企业,原来做手机的评测,现在已经进军到人居的产业里面,也想把它的智能化输送到项目里面去。那是一个王自如自己购买的89方的家,他说林老师找了很多设计师,但是他把我们家都设计成太空仓,好奇怪,不是一个家,好像随时有一种非常不安的感觉。所以刚刚问城市和农村所谓的那种隔阂,其实不存在,家要制造一种安全管,不管有没有科技。他说找到很多设计师,没有找到那种安全感,说林老师你会怎么设计我的家,我的家希望体现所有产品智能化的植入。所以我就提出了这个观念,叫做MOD空气感和变与不变,不叫观念叫逻辑。

        我们先看一下这个项目。这个项目,因为王自如是一个某方面说他家叫一个科技极客,我也是第一次给一个科技极客设计一个家,或者叫智能科技的样板间。89方的家大家知道蛮正常的,因为它会有传统的两室一卫,或者三室一卫,另外一个室就是很小的书房,甚至只是把建筑有意留出的亚空间封闭一下就变成很小的很可怜的三四个平方的书房,然后还有客厅餐厅。王自如是一个极客,他是88年生人,筑造这个家才30岁,作为一个单身的30岁的科技极客,其实我的家并不需要有餐厅,我回家其实更多时候是叫外卖的,煮一碗面就可以了。我的厨房也没有那么重要,但是要有可以烧水的功能,然后洗盘子的功能。然后他说书房书桌非常重要,然后客厅非常重要,他说希望空间里面有白天和夜晚的概念,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模式的转换。他就提这些要求。然后我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平面的构想,就在右边。我们不单帮它完成了想法,而且还试着考虑在空间里面做一个大胆的实验,他是没有门的。我们当时很多的无用知识有一个点,那个点是很有趣的角色,那个人叫多啦A梦,他在完成空间的转换的时候,用的是一个口袋,然后我在想说是不是有这么一个旋转门或者时空门,走到那个门的时候就转,会到另外一个空间,是它的休息空间,我们就在看中间有个圆环,那个是一个走入式的衣库,是触发白天和夜间两个空间两种生活状态的不同的诠释。

        我们更直观一点往下继续看。我们就要讲到MOD。前面三个关键此,未来、科技和人居,MOD实际上是我们对未来的一个逻辑的落地,对刚刚提到的未来的问题逻辑落地。也就是说未来真的必须要用科技来创造才是未来吗?那么对于人居里面来说,我们提出的MOD是另外一种思考,因为我们知道装修是一直在制造浪费的。前面很多,包括亚细亚谈到环保,其实我觉得未来更多的不管生物科技,但是我对粪便实在接受不了。那我觉得说未来是不是可以它是一种重组的关系,室内设计不会因为你半离空间必须砸掉敲掉,我们不停的制造废物、垃圾。我在台下我在说,现在外卖这么盛行,其实我们每天每天的都在制造更多的垃圾,我们设计师有时候应该多一些思考,有没有真正为未来考虑,未来以我们来说,我并没有放那么多PPT,那么多的动画、视频,让我很欣喜,对我来说是隐隐的一种耽误,我们能不能用MOT的模式,希望这个家是组合出来的。MOD是个游戏用语,它是模块的再重组。所以大家看到左边是当时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做的一些拆解,我们把这个房子整个拆解掉。大家注意看常规对空间思考的时候只是在结构面上进行拆解,大家仔细看,其实我们把这个空间里面所有的固装的东西都进行了拆解。所以在模组里面甚至将家电、家具、空调,甚至墙弱电的走线都当做建筑化模组的一部分,设计手法赋予建筑商功能的形式美感的表达。简单来讲就是这些东西,你的空间,本来应该有的这些功能化的东西,它变成建筑美感的体现。你要设计的其实就是这些本身耳熟能详的,比如说空调风口,比如说明的管线,比如陈飞波老师讲到设计开关,那些都是设计的部分,在我看来都是模组。然后我们再根据使用者的要求的不同,自由搭配这些模组,让它非常迅速的可以重新整合。有时候这个家,王自如的家爱打游戏,墙是那样的,换那面墙可以了,其它模组还能用继续用。或者王自如搬一个家,请把这个模组搬到新家。这个家里面,王自如原来是搞乐队的,他的贝司弹的非常好,这面墙,大家看到,是属于他个人属性的音乐墙,这面墙又是一个非常爱玩游戏,喜欢在游戏里面寻找灵感的人,所以这面墙是他玩游戏的地方,还设计了非常好玩的装置,这两个音箱是埋在电视柜里面的,会像跑车车灯一样弹上来,有点趣味性。包括这个里面,是他工作和用餐的里面。然后所有的模组,都是安装型的。MOD的特点是全安装化。所以这个89方的家,我们在想说未来装修应该更快更环保,所以这也是我们对自己的挑战,这也是我们要创造的一个未来,叫做我们最后是从进场施工第一天到二十天,大家看到的这套房子是二十天完成的。

  • 新浪家居华东站 04-25 22:46

    在智能科技动力加持的同时,一个空间里什么要变,什么不要变,是设计师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林森想要探讨的问题。


    林森:

        今天讲到的三个关健词是科技、人居和未来,大家会不会画一个等号,你这个家或者这个人居空间是不是具有未来感,那必须要有科技,如果没有科技的体现,这个家根本就不未来。是不是这样的一种基本逻辑判断?我认为这时候观念就产生了,如果是一个基本的逻辑判断为什么不可以有自己的认知这个事物的不同的看法呢?其实这个科技、人居和未来,如果拆开看每一个点我觉得我们都可以加上自己的一些不同的思考。比如说未来,未来在我看来是伪的概念,未来是无法定义的。我不知道什么叫未来,眼界即是过去,什么叫未来?没有到来的都是未来吗?大家看过那个电影吗?《星际穿越》,只是在不同的维度穿越,那么什么叫未来呢?在时间轴上面未来不断的被洗刷成过去,我们为什么不提问题,科技加人居等于未来,未来又不存在,那么我们在创造什么呢?这是第一个问题。

        我们看第二个问题科技。科技是什么,像刚刚吴迪老师展示的,印象很深展示一个包,说那一块东西蛮贵的,因为那块东西会变颜色,有温度,一碰变颜色,然后他要卖到两万块钱。可是这个有价值吗?前面吴老师还讲过说现在有很多的消费的过剩,可是为什么要做那块东西呢?难道只是为了女生炫耀一下我这个包包,你摸一下会变颜色好爽,有意义吗?科技是不是过剩了呢?所以科技是不是刷未来存在感的工具,或者未来是制造人与科技的对立,科技是好的吗?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性也是我们在立的一个观念,科技有没有可能并非主导人居的未来,而它只是我们生活的一个部分。所以我就放了两张图,第一张图,如果关心电影的会知道这是《太空漫游》电影的一个非常漂亮的一个开场的那一段,虽然是一本太空漫游,是一本讲未来的电影,可是它第一段讲的是类人猿发现了一个工具,那一阵狂欢,非常的欣喜。结果其实你们现在看,它那么高兴的以为发现了世上最有用的东西,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的,那个东西是工具,但是它只是一个骨头。像我们第一次接触触屏手机的时候那种欣喜,但是你没有发现你手上握着的跟猩猩拿在手上的骨头是一样的东西。


        我们对人居又是怎么看的?我们做设计师有时候很悲哀,介绍什么职业,所有的设计师都会有这个悲哀,你做什么职业的?我是做设计师,我们家你给我看看,我们设计师干什么的,在人居的解释里面我们就是一个装修的配套的技术员吗?这是一个很可悲。然后我觉得,对于我的人居空间的考量来说,我一直在想说其实在空间的审美的考虑,因为我们是做美的搬运工,我们一直在博弈这个空间是功能至上还是审美至上,有可能功能更重要,很多空间看起来很美用起来不方便,这种例子比比皆是。突然我想到另外一个观念,科技是什么?科技有没有可能是模糊功能至上和审美至上这两者界面的一个工具。什么意思?我也举了两张图,第一张图是App商店,我们知道玻璃作用,功能上是人与外界之间形成了界面。本来的玻璃只能做到差不多80公分到1.2米的高度,但是通过苹果公司跟康宁的合作,现在这个玻璃问到厂长能做到多大,他说其实只要你运得走那个数字是无限大,这是科技的进步,我们审美可以在那一段完善掉,我们希望空间透明,但是不需要有那么多的铝合金在当中,科技让我们的审美和功能得到更好的体现。下面是亚细亚的,我们秦总看到是我们亚细亚的图片,其实瓷砖的企业经常在做这样的事,瓷砖越来越环保,它的光泽度越来越对视力有帮助,然后也更薄,更大,我觉得这些都是让,因为大家知道最早磁砖只能做到20×2010×10,但是现在非常大,原来瓷砖只是让我们空间的表皮更坚固,但是它会越来越具有美感。

        这是我们的工作上面前期做的一些观念的思考。其实做观念,跟你实际要做什么事情并没有真正的关系,你脑子一直在梳理一些无用的知识,但是无用的知识你有逻辑串联起来的时候它就很有价值。现在有一句话叫做你不是败给同行,你是败给跨界,我觉得这个对我们的思维是非常有帮助的。

  • 新浪家居华东站 04-25 22:46

        主持人单鸿斌:陈飞波其实我十年前就比较熟,但是我熟的是他的作品。因为我住在充满着他的作品的一个城市的一角,在滨江的六和天寓。在六和天寓我感受过像蜜桃,食客,包括那一周围都是深受你启发的这样一些具有非常,我们这个城市的一种美感,或者这样的一种设计感的一些空间。

        今天是一个中国的当代新人居的城市相对论,在杭州,我前面说实在,我们前面有意大利的设计师,还有我们来自留过洋的,喝过洋墨水的,带来新材料的分享,我的感受并没有那么的激动,但是我看飞波的一些设计的作品,虽然没有那么多的话语,就是这样的一些美的一些画面,不用说能够让我感受到对一个城市的温度。无论是他的小家具,还是大空间,我觉得都是能够让我们充分的感受到一个设计师的一个温度。

        我觉得我在刚才飞波的作品当中我感受到他从一个很小的家居,或者很多材料的细节,包括一些我个人觉得就是说你的一些民宿,大的空间的这样一些设计,我觉得作为,因为我们叫城市相对论,是吧?那你的作品当中我恰恰最没有看到城市的东西,看到的最多的是我们刚才讲历久弥心,是古老的,是远去的,我看到你的庭园,袅袅炊烟,远处的山,还有我们的一些农村或者乡村场景。其实我更想问,大家在座的都是一些城市的设计师,你这么优秀,找了一条不是城市路的设计,你有什么样的一些好的建议给到我们这一些一直在做着城市化设计的一些城市设计师,你们应该怎么走?有没有怎么样的一些忠告或者建议。我把这个问题问给你。

        陈飞波:刚才说到古老,我觉得这个不太赞成,因为其实它材料应该偏向手工艺,但是我们在使用的场景还是我们当代的生活里面,其实就是我们身边发生的场景。刚才选的两个案例偏向村落式的酒店,会让你有这样的联想,但是我想表达的它还是一个城市人现代生活的样子。比如说我们会喝茶、喝酒,会各种声光电,它其实还是基于这样的前提的设计。其实只是我们可能,我们应用的材料和我们的风格它更加会不像现在人所描述的网红级什么之类的,可能更多是希望它是简单的,更有质感的,实用那种,这是我们所追求的一种设计。我希望五年之后,十年之后它还是现在的样子。

  • 新浪家居华东站 04-25 22:46

    陈飞波:

        接下去会有两个我们的一个酒店项目,这个是我们在五年前做的自己的一个项目,就是我们叫山水谈,也是全国民宿潮流刚开始的阶段做的设计。我们做了这个项目所有部分的工作,从取名字,从土建的改造还有景观还有室内。

        首先它其实还是一个场景,因为我们小时候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面有一个特别鲜明的记忆,就是开饭的时候那种,放学回家,吹子里面炊烟袅袅的场景,农村里有生活经历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一个共鸣。

        所以在这里面我们大量的用到都是一些老的材料,就是原来被使用过的。建筑的话基本上也是恢复原来的样子。因为我们希望这个建筑在村子里面,我们不希望它像一个外来客,希望它是融合在里面,但是又有它自己新的方式。其实所谓山水谈我设想它其实是一个对话的方式,就是传统跟现代,然后东方跟西方,然后自然跟设计各种各样的方式对话,所以我们在这里面有很多一些新的东西,也有很多老的东西的混合。所以在我们这个客厅的主要部分,这个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场景,就是我们坐在这里可以看到对面厨房炊烟袅袅的画面,这个是我们在设想的其中的一个场景。

        其实这个桌子是我们客厅的最核心的一个区域。因为它其实本质上还是一个酒店,它必须要有接待,需要休息的功能。我们希望它是很放松自然的。这个桌子其实是用六个废弃的材料组成的。左边这个桌子相对会矮一些,然后两边用板凳。因为其实人在沟通交流的时候,姿态比较低的时候是比较放松的,就好像我们拿个板凳在家门口吃饭的感觉一样,希望在这里面营造这样的场景。中间的圆桌子是两边的隔断,希望两边有一定的私密感。右边是一个正常的高度。这个是酒店的餐厅部分。这里几乎我们都用了非标的全定制化的一些设计和产品。

        接下去这个项目也是去年开始试营业的,在乌镇的一个村落化的一个酒店。其实乌镇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应该算是从流行的词来讲算是一个网红级的旅游的一个地方。

        所以我们接到的任务,其实会看到就是乌镇的景区内应该是被规划的非常好,收拾的很干净,管理非常好。但是景区外其实会有很多各种各样不理想的一些状态。

        乌镇这两年有很多一些更加国际化的项目。比如说像现在在进行中的当代艺术展,有戏剧节。

        其实我们这个项目是在乌镇主景区,西栅和东栅的中心,相对来讲是一个非常核心的位置。

        这个村子经历了一百多年之后,它其实经历了不同的时期,从木结构的建筑经历了到砖混,从木门窗到铝合金门窗,各种各样在这个时代发生的负面案例都在这里呈现出来。

        所以我们的课题就是怎么在乌镇会选择这样的体验产品。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去展开了我们这样的一个设计工作。

        其实它本质还是一个酒店,就是有住宿,它需要非常舒适,满足当下年轻人的一个住宿的条件,还有中餐,它还会有现在各种家庭式的这种旅游渡假的体验效果,还会有一些呼应艺术展和戏剧节的一些演出场景和一些各种商务需求。所以其实相对于是大的乌镇里面是一个更浓缩的一个村落式的一个版本。

        我们基本上参与了这个酒店所有的工作,从规划开始,当然规划还是基于原来的建筑形态。那么因为在这里面会有些限制,就是坡屋顶白墙基本上是它核心的元素。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倒塌的或者是废弃的,或者各种情况的建筑。所以我们在做规划的时候会把一层楼变成一个带庭院的独立的客房。还有一些三层楼会通过加高,上面产生一个新的空间,就是阁楼。还有一些就是像餐厅,第二个餐厅通过四个小房子连成一个四合院,尽可能把小房子的利用率最大化。

        谢谢亚细亚和新浪促成了这次活动,谢谢。

  • 新浪家居华东站 04-25 22:46

    活动主办地的杭州木守西溪的室内设计师陈飞波今天不谈诗意,而要谈谈当代的社交场景如何设计。


    陈飞波:

        相对于今天探讨的新、智能和未来,我觉得看起来好像我们的材料更像上个世纪的一些材料。但其实我想强调的是另外一个新的方式,就是历久弥心的心。所以我们在初期研究更多的是一些最基础的材料,比如说金属,那金属的各种各样的一些交付工艺。我们希望我们在材料和设计的应用的时候,在进入一个空间里面,我们希望是它有熟悉的陌生感。所以我们很多更接近于是老的材料,一种新的媒介或者新的功能的呈现。

        在我的印象中,就我们的父辈或者我们爷爷奶奶那一辈,他们的家具其实会一直留下来,一直可以传承的。我每次回到老家都能看到我爷爷奶奶那时候他们留下来的家具,我一直希望我们的家具设计出来之后,它需要有很好的持续力,它到了下一代人手里,还是有那种非常实用,非常耐看耐用的一个呈现。所以这是我们最早的研究家具的其中的一个初衷。

        这是金属里面的锡,这个材料是一个老的手工艺里面的材料,我们希望用这些材料让它呈现出新的效果。其实传统手工艺的材料的研究,在新的设计里面的应用是我们比较重要的一个方向。所以当我们前两年接到一个展览的邀请的时候,我们开始研究了这个锡的材料。

        这是我们参加米兰展览关于融这个项目里面的其中一些作品。我们希望锡是另外的样子,因为锡的融点非常低,在金属里面是融点最低的,所以它在我看来是一个最温柔的材料。它可塑型很强,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可以做成摆件做成器皿,然后也做成家具的桌面。当然我们会把这些阶段性的成果会应用在我们一些商业项目里面。像这个茶空间的台面就是用这样的锡来制作台面的。

        其实在很多年会提到会提及我们跟跨界发生了很多关系。其实我觉得跨界是一个在我听起来相对是一个比较临时的状态。通俗一点讲我就是跟我身边的朋友合作做了一些设计。

        我们与专门研究水泥材料的雕塑艺术家我们会根据一个主题,一个项目的需求进行一个局部或者一个材料的重新应用,做成了一个有点装饰主义风格的台子。跟水泥艺术家做的,就在空间里面做了一个灯具,有点像月球表面的一个灯具。与一个手工艺品牌合作的一个铜打粗的一个茶具,它可以随着时间慢慢氧化。我们做的琉璃灯罩,琉璃是非常早的材料,我们希望在当代的场景里面用一个新的形式去表达它。一个专门研究茶器皿的一个艺术家,我们跟他合作的一个灯罩,就是用彩烧,因为在陶瓷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工艺,基本上我们会跟很多研究单一材料的一些手工艺者,艺术家合作会比较多一点。

        当然我们也拥抱比如说像进口的一些设计师产品,它只要适合我们的场景,因为现在我们生活在发生变化,可能大家开始喝威士忌,红酒变成日常,这些家具和生活场景自然也发生变化。所以也对设计师提出了更多的研究课题和一些需求。

        设计师很多时候每天都在解决问题,所以我们也不例外。我觉得我们很多问题都还是蛮日常的。就好像我们会看到电箱,每个住宅都有一个很讨厌的电箱,会在你很不喜欢的位置出现。然后会有各种脏乱差的一些关于收纳的一些课题。还有关于手工艺,还有不锈钢的一些餐器,特别杭州这样的城市,几乎每个商业空间都会有一个喝茶的地方,茶空间,我们需要清洗东西的时候,不希望再把茶室做的像厨房一样,希望有更新的设计的适配性。所以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都会给出一些我们认为有适合当下的一些答案。

        比如这个就是我们设计的电箱外面的装饰,它有一定的功能性,也有一定的装饰性。这个是我们做的一个楯铆的实木桌,我们喜欢更有温度的,更自然的一个材料,希望它有一个现代的运输逻辑,比如它可以拼版化包装,所以我们设计了楯铆的一个家具。

        茶柜,其实这两年茶文化的复兴,大家已经把茶重新变成日常的生活方式。其实在办公室里面也离不开这样的需求。茶器里面比如说我们会有用到电陶炉,电水壶,还有老的一些来自各地的比如说各种各样的一些器皿。那我们希望通过一个载体,让它存在一起是比较和谐的,所以我们设计了这样的茶柜。

  • 新浪家居华东站 04-25 22:46

    

    今年中国设计公开课全新环节——【城市相对论】,将会邀请所在城市优秀的青年设计师代表,让他们各自在短短的20分钟演讲时间内,大胆提出他们对于新人居的观点看法以及设计提案,希望能从这些青年设计师的分享中呈现出与城市与人的全新思考,带给年轻设计师一些新的设计感悟。

  • 新浪家居华东站 04-25 22:46

    吴迪:

        下一个趋势就是我们怎么样做环保,今年米兰设计周一个比较著名的装置吧。它里面用的虽然都是陶瓷片,但是它的陶瓷片表面上的釉都是来自于一些工业的废料,然后每一片上面承载的故事可能都不一样,通过这样的方式方法,设计师用材料来讲一些工业遗存的问题的故事。

        所以说它看上去好像是就是一个瓷砖,但是其实它有很多很多背后支持它这个项目的工程在这个里面。这个也是用工业肺料做的一些陶瓷。这个是做成的产品,可以看到它每一个都有,它表面都不一样。然后这个是用工业废料做的砖。这是一个欧洲的纺织品集团和研究的工作室跟一个设计工作室合作的,像产业和学校还有跟企业合作的案例,是把废弃的面料重新做成鞋子。这是把面料变成染料,这个颜色变成新的染料放到新的面料的制作当中。这个是用再造的塑料做成的家具。大家会发现以后我们的社会会进入一个我们会生产越来越少,但是再造越来越多的一个时代。因为你不停的生产你就会产生无用的东西,所以只有停止生产,然后开始再造,我们才可能进入一个真正环保的时代。这个是用再造塑料做成的眼镜、音箱,然后做成的桌子,都是塑料。

        未来的材料是可以定制化的,你可以在网上画出来,然后材料商制作出来送给你,这个已经不是梦想了,很多国家已经在做,这个木板就是全程可以定制化。

        像这些模块化的材料,你可以按照你的空间来进行组合,并且跟它可以发生互动。

        分享一个响应式厨房,虽然看上去像大理石岩板,但是它可以有很多电子产品跟它连接在一起的。

        可以看到它上面有一个称可以来称你食物的重量,然后可以加热,然后可以充电,可以有水槽。

        然后石材也是可以越来越薄,越来越柔软。可以跟家用品结合的光,还有跟壁纸结合的光。我们讲到第二个趋势,第三个趋势就是跟生物结合的科技。比如说有些活体的材料库出现了,然后你在厨房做饭的时候,会有显示到你这个厨房有多少细菌,就是实时模拟的。然后像这个灯是靠细菌发电的,就是不需要用电了。然后像这个都是用微生物培养色素做出来的颜色。

        我们能看到现在已经有很多用蜘蛛丝做的面料,蘑菇盖的房子,生物砖,菌菇做的皮革会取代真皮,还有自我修复的混凝土,里面有些细菌,它可以跟水和空气结合进行生长,把裂缝给补起来。

        还有用粪便做的建筑材料。因为大便里面有一些生物成分是可以帮助你的砖能够有活化的效果。

        然后这个是我去年在荷兰设计周认识,他们用污水排放的污水里面的细菌做的生物塑料,已经非常前沿了。

        未来我们也希望可以持续的在室内行业发热发光,因为这个行业特别需要一些创新的力量进来,谢谢大家。

  • 新浪家居华东站 04-25 22:46

    吴迪:

        接下去我讲的是一些比较当下的,就是现在已经有的一些材料。比如说这个是今年在米兰设计周做的一个空间,大家会觉得挺好看的,有什么特点呢?它的设计是基于对于人脑的一个研究,所以它会去研究人到底对什么样的空间才会喜欢,不是说用主观的研究,是通过人的潜意识的研究,会发现这个地方设置一个这样的色彩,这个地方设置一个这样的柔软度的东西人脑就会喜欢,这个是一个新的人脑空间,人脑空间设计的,我觉得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像这样的空间里面,它放的东西你看上去就很简单,一盆花,一个沙发,但是其实它是有深入的去潜入我们的大脑,然后发现我们的喜好。

        这个是让进入空间的人要戴一个这样的手环,会采集你的脑电波的信息反射,看你是否对它空间里面的东西,还有一个反射的流程,都是今年的米兰最新的一个空间设计。它会马上会反射出来说你 是不是会放松,是不是感到舒适。

        这也是今年米兰设计周,日本的设计大师他们设计的一个装置。这个叫Breeze of Light装置,上面用的材料就是一种创新材料,其实大家都对它应该有点了解,叫偏正膜,一般都是用在电视机还有屏幕上的,它在跟光接触的时候,会反映出不一样的色彩。所以人在走过的时候,因为会有一阵风,那个膜很薄,人走过会让它有振动,振动以后会跟光发生反射,从而让这个装置有了生命。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科技的材料,在设计师的手中变成今年米兰设计周最抢眼的一个装置。

        然后这个也是今年在米兰设计周出现的一个产品,它的上半部分是灯,下半部分是一个音箱。所以大家会看到未来的这样的一个空间里面的东西,它会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就是多功能性会越来越强。然后也是这个音箱上面放了一个东西,希望说未来的生活里面会把气味、声音和光都结合在一起。

        这张图表达的是大家可能都学过的黄金比例。黄金比例大家觉得是美学里面大家觉得最美的比例,其实它同时也是代表了声音的折射最佳的途径。就是声音在传播的时候,它是会以这样的曲线进行传播的。所以这位设计师就是用了这样的黄金比例设计了一个音箱,通过这样的一个比例,把声音传播得更好。那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怎么说呢?很古典又很当代的一个做法。

        越来越多的材料成为了一个叫增强现实,刚刚说的所有东西都是增强你的体验,增强你的互动,搜集你的情绪,搜集你的反馈这样的一个设计方式。现在的很多材料看上去好像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复合材料,它可能是结合了触感,结合了它的嗅觉,它可能有味道,触感上让你摸上去更舒服。为了留住你在现实生活当中的体验感,增强你的体验。

        米兰展上看上去好像很有科技感的椅子,它其实是用日本传统的榻榻米那个草席做的。通过它的一些染色让它看上去像金属一样,它希望人对于物质产生一个猜想,它到底是什么,远看以为是金属,但是近看摸了以后原来是柔软的,温暖的一个材料。所以未来的这种设计理念面有更多的希望说大家能够跟材料发生互动。

  • 新浪家居华东站 04-25 22:46

    吴迪:

        随处可见的人工智能引起了人们对一些生物数字的关注,就是人工智能想做什么呢?就是数据搜集数据分析,最后叫机器学习,像围棋,最近接触到的一些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分析材料了,我最近接触到一些科学家,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未来你开车屏幕上可以有一些屏幕的投影也好,显示也好,已经不只是有语音导航说你要转左还是右,你在车窗上已经划出来你怎么转怎么停,这个是一些已经快要走到市场上的技术,就比较成熟了。

        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会发现我们就已经在这个趋势里面了,而且这些趋势就是我们正在探讨或者是要执行的趋势。那接下去的跟我们这个趋势重叠的无处不在的大健康就是因为我们过渡的数字化,过渡的被线上的生活绑架,或者说虚拟生活绑架而延伸出来的。就是我们想要在物质世界里面重新的去设立一个新的体验,就是说我为什么要在物理世界,线上世界这么好玩我为什么还要待在物理世界呢?

        所以全面的健康就来到了,怎么样全面的无处不在呢?我们现在是一个过渡消费的社会,就在我们国家,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的物质生活非常的富裕,我们吃的好住的好住得好。你要大甩卖,基本上不用等到双11,其实无时无刻很多商家都在做这样的一个,怎么讲?减价活动也好,促销活动也好,基本上是全年无休的。其实很多国家你会看到,像我也刚刚去了上海时装周,巴黎时装周,你看到全世界对于物质的追求还是物质欲望的追求,还是一个无止境的状态。

        像这种无止境的欲望导致了什么呢?像小黄车的悲剧,有小蓝车,各种颜色车的悲剧,就是因为资本的一个过渡的疯狂积累,大家觉得我只需要把钱投进去这个事情一定能做出来,导致我们有过渡的消耗。

        然后像乐高,有些大企业,这里我都没有放什么海洋塑料,导致我们地球正在走向毁灭这种片子不放了,大家看了很多。但是有一些大企业其实已经开始往健康环保化方向去走,已经在走向环保的路上。乐高这样的企业它所有的产品都是塑料做的,要它一下子把所有的塑料换成生物可降解的塑料是很大的转变,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讲。

        像优衣库这样的企业已经领头在做,把它的旧衣服还到店里面就可以进行内部的循环,这个在很多企业里面想做没有做成,它算是一个相对我们观察下来相对比较前沿的一个项目。

        除了用的东西要环保之外,大家对于吃的东西是什么,对于自己的健康有更加的关注,现在很多APP都是可以网上看医生,随时随地检测自己的血液,高血压,检测变得更容易,你吃的东西成分是什么大家也越来越关注了。

        然后还有像皮草这样的东西,各个大牌都已经说禁止使用皮革了。

        我们身边有一些物资,你们可能一不留神,发现身边都没有真皮了,或者身边这些突然间买不到牛皮包了。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在生活各个方面更好的照料好自己,为什么发现现在有佛系90后,我们公司的90后比我还养生,这个确实是一个现实情况。现在的人你会发现他们更爱运动了,更想了解自己的健康状态,更想要知道自己吃的用的玩的东西是什么成分,自己居住环境的健康指标有没有达到,等等等等,大家想要管理自己的健康,管理好环境,这是一个大势所趋。

        办公环境里面,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办公桌到底用什么材料做的?这个是一个粉末涂层,它的粉末涂层是环保的,它还可以升降,办公的时候二三个小时可以站起来动动,防止你有办公病。

        生物数字趋势,现在可以用生物去发电,通过光合作用,你可以用生物发电可以想像到未来的核发电这些东西都已经可以离开我们的生活了。

        这个就是用植物发电的一个小的装置。这个技术已经不新了,我们国家也有很多产业,特别是跟农业结合的产业,就一边种菜一边发电。

       

  • 新浪家居华东站 04-25 22:46

    2019设计上海上负责新材料展区的连联设计集团创始人不仅带来了关于2020新材料趋势的分享,也分享了一些米兰展所看到的新趋势。

    演讲主题:《2020设计材料趋势》

    演讲嘉宾:连联设计集团创始人吴迪


    吴迪:

        我知道在座可能很多室内设计师自己的公司里面都会有一个材料库,我们的材料库跟其它库有什么不一样呢?首先我们是只做创新材料的一个材料库,目前我们的库里面已经有超过一万多种创新材料,这些材料都是来自于全世界各地的。第二个这个材料库是独立于材料商的,这件事情就是说,只要是创新的我们就可以收录我们的库中,我们是不收材料商钱的,反过来可能要收用户的钱。第三个就是我们是一个跟全球有6个其它国际展厅,包括在巴黎、韩国的首尔,布鲁塞尔,现在的苏黎士都有我们的一些应该算是合作的展厅。我们合作的地方就是我们会共享我们的材料库的数据。所以这不是我们单单靠一个团队在建立数据库,是有全球六个专业的团队在一起共同做这件事情。

        因为我本人是研究参数化设计,也是在同济大学带过三年的参式化设计课的,研究方向就是把智能制造带到建筑和室内的领域。所以这个材料库之外做的应该说是创客空间里面更多的是把3D打印,VR/AR,像一些智能制造的工具带到设计师的手边,大概有一些这样的设备。现在我们已经有更多的设备了。我们的空间现在也没有那么干净了,现在基本上被我们的设备和打样覆盖满了。去年也是跟同济大学跟学校一起建立了一个实验室,目前这个实验室还是类似比较秘密的计划,我们将携手一些像MIT,一些知名的车企等等,会一起打造一个类似企业和学校之间的研究的桥梁。

        其实我们不是零售专家,但是我们做很多材料和产品或者设计相关的工作的时候,我们希望我们不只是为B端的客户服务,我们做出来的东西希望也了解到消费者是怎么去想的,所以我们就做了一个商店,这是我们对于我们跟C端客户之间的一个桥梁,也是我们去研究零售的一个方式。像现在这个商店我们在上海有两家,然后接下去在杭州我们也在筹备一家这样的商店。

        我们在今年的设计上海,这是第一次我们由一个参展者变成主办方的身份,我们做了一个新材料和应用的展区,第一次想在设计展里面把材料这个板块放大,让大家发现原来其实材料和设计的终端用户其实是这么近的,它并不是说你设计展就要看米兰这样的展,材料展就要看建博会这样的展,我们把最前沿的材料都放在了设计上海,这个就是一个月前策划的活动。

        

        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个趋势,其实它并不是说只针对2020这样的一个比较接近我们的时间。我比较希望讲的是其实材料的发展它并没有大家想像的这么快,有一些材料它从研发到走入市场可能要经历50年的时间,甚至一百年的时间。所以我今天在这里讲的一些东西,可能是属于我们作为从业者的一个观察。它可能横跨的时间点不会是接下去的两年,而是接下去的50年左右。横跨你会看到好几个原因,因为它有一个时间的应该是进展。比如说我们现在在的2019年,我们在这个位置。

        第一个趋势我们叫虚拟现实或者说多重现实。今天上午大家参观过的阿里的未来酒店,就是属于我们人在一个,每天在场也在手机上跟朋友发送着信息,我们既在虚拟的生活当中生活,又在现实的生活当中体验着这些物理的世界。所以这双重世界是怎么样能够结合得更好,这个叫多重现实。

        第二个趋势是无处不在的大健康。刚才也有一些设计师谈到了,材料商也谈到健康环保的重要性,这不是老生常谈,而是我等下会进一步解说无处不在是什么意思,而且健康的层面是什么层面。

        最后2030年到2080年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革,除了大家经常讲到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一些东西之外,其实最后,我觉得一个比较大的变革,大家还没有感受到的就是生物的数字化,怎么样把我们的自然,最后再去和电子的世界结合起来,使未来的50年我们,可能我们都能看到的一个变化。

         不久将来的未来人和虚拟世界的界面会越来越近,最后消失掉,最后会化解成我们生活中的任何的面,表面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界面。这一段其实想表达的就是像微软发展的一个新的电脑,是把二维和三维的界面结合在一起了。你可以用手势代替鼠标,设计师进行建模和整理你的电脑的一些档案。这个APP就是让全息投影放在手机上,选中了,手表马上可以投影到你的手上,可以进行试带。


        在电商领域,中国的人工智能已经非常非常领先了。像在美国或者全球来讲,人工智能一直就是一个比较有争议性的话题。就是大家觉得到底是被它控制好,还是不被它控制好,到底把它控制力放在哪里。这个是一个纪录片,讲在目前曾经有各界人士,从科学到文化到设计圈的人聚集到一起,对人工智能进行了一个辩论,到底我要不要人工智能,在我的生活当中。 有些人认为人工智能的存在其实就是一个无形的监狱,因为有人时时刻刻都在监控你。

        我们就讲到现在的千禧一代,每个人都是低头族,不管在火车上、路上,甚至在我们的现场,都会有很多年轻人无时不刻的能够离开自己的IPAD和手机。

        面对像这样的人来讲,我们的空间是否还重要呢?我们做那么多的室内装饰,对千禧一代来讲还有什么意义呢?他跑到这么漂亮的西溪公园来他还是在看手机,我们要做出什么样的对策。这是米兰的一个千禧之家,就所有的年轻人躺在一起睡在一起,但是它的天花上有它的手机的投影,他可以玩手机,但是不用在自己的屏幕上看,可以看天花上投影的内容。就是想用这样的空间来表达现在的年轻人对于空间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

        现在各种建立网上和线下社区,我跟你面对面,但是根本不是一个社区的人,我跟我网上的,不知道还有什么人用天涯一些这种社群,他们的关系可能跟我们相比是更加接近的。

        然后更多的一些空间变成了就是说网红空间,所谓的网红空间现在特别火。变到什么程度呢?任何一个甲方给你出一个设计任务书,都要说我要打造一个网红空间。网红是什么意思?特别是女性,愿意拍照的地方,拍照然后愿意在自己的社交圈里分享。一个空间能不能被大家分享就变成一个至关重要的成功的评判的标准了。如果说这个空间,这个是在米兰设计周的一个网红打卡点,就是全部是粉色的,比较夸张,比较超现实。现在各个商场也好,甚至是酒店,甚至有些人的办公室也好,也是往网红化的发展趋势。就是它摸上去怎么样,最主要是它看上去好不好看。

        人,其实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位于现实和现金的社会到底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因为你花越多时间在手机上,等于花越少的时间体验你周边的物理世界。所以很多时候这个空间用了多少贵的材料无所谓,只要好看就可以。甚至有些客户说用一个纸板搭一下就可以,因为只是拍照。未来的物质对我们意味着到底是什么?大家其实会提出一些质疑的。所以你看像一些家具的卖场他们也开始用AR的软件,让他们进行对家里的布置,这个沙发放在我家到底好不好看。

  • 新浪家居华东站 04-25 22:46

    Andrea Destefanis

        这是我们在2017年宁波做的一个项目。这是宁波的三联书店,也是从首层开始的。

        我们讲述故事又是从这样开始的,因为这个书店实际上是往下走的,有地下空间的,我们想怎么把人引到地下。我们真的花了很大力气去做这个旋转的楼梯。这个楼梯还,不光一个楼梯,他还结合了书架的功能。大家也可以看到这个书架也变成旋梯的一部分。然后中间空间又是一个可以多功能使用的一个区域。然后我们可以去设计的这样的空间希望它是一个流动的空间,就是我们说的塔罗牌。那么现在这个空间就是你可以去感受整个空间,然后你看到自己喜欢的书你也可以去买这样的一个多功能空间。

        它首层其实也是两个,也是多个功能的,除了是书店之外,它还包括一些餐饮,然后一些生活方式的空间。你可以去喝杯咖啡或者买一些小的家居。

        然后我们来到是Auditorium的空间。这个空间它门是活动的,是可以被关上和旁边的空间隔开的,所以你就可以有一些社交的活动。我再强调一下这个空间非常重要的,旁边是给小孩子用的。然后这个空间,宁波三联书店在市场上取得了很好的一个效果。也是这个项目把我们后来带回了在上海的另外一个室内设计的项目,就在K11的正对面。

        之前这个楼叫做太平洋百货,现在它叫做新天地广场。这个地方建筑改造是U做的,我们做的叫SocialHouse,是整个广场的四层和五层。所以我们设计的是四层五层的室内设计,然后我们的一个概念是四季,春夏秋冬。你可以看到我们用四季把它划分成了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空间。然后我们还设计了以庭子为元素的一些空间,希望把一些公共空间,公共功能带入进去。这个我们先看到的是秋季花园,其实是一个书店。这个书店也是三联书店。因为这个业主也是三联书店,所以我们就希望能够跟之前三联书店有些联系,我们也是设计了这样的旋转的楼梯。然后我们刚才提到的庭子,现在这个是作为《家居廊》杂志运营的咖啡店。我们还要说一下我们是做的是室内设计,但是我们有一些家居的陈列还有定制都是希望能够模糊室内和室外的空间界限。我们来到的是夏季花园,夏季花园是关于旅行的,这个就是途牛网的一个地方。然后这个区域是一个烹饪的学校,是ABC Cooking旗下的一部分。然后这个庭子的部分是春季花园的一部分,我们创造这个空间是希望有会议在这里使用到的。最后的这个花园是冬季花园,这个区域是基本上每周每个月都会更新不同的活动,大家可以在这个地方参与活动。

        我们现在讲了一圈我们的SHOPPING MALL的想法,我们想其实我们是回到了最初的一个SHOPPING MALL的本源。越来越多的商业空间实际上是回归到了一个第三空间,用于社交的。当今的人们,其实并不在于,现在的人们到底在SHOPPING MALL里面花了多少钱,我们更在意的是人们花了多少时间在这个空间当中。意义也不在于是不是需要买这样一个商品,而是感受商品带给你的一个感觉。我们要强调的是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可以让人们去参与活动,还有一些有文化的元素点缀其中。

        谢谢大家。

  • 新浪家居华东站 04-25 22:46

    Andrea Destefanis

        第三个项目是北京的中粮广场。这个建筑它离紫禁城非常近,这个建筑是在建国门大街上。这个建筑里面包括两栋塔楼,这两个塔楼全部都是办公的空间。然后中间是一个家具商场。因为这个建筑本身的一个形态,这个平面构成,就让这个建筑慢慢的开展没落了。我们就跟客户一起研究,怎么样把这个地方构建成一个办公和商业的空间。我第三次强调我们接下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讲述一个故事。我们在平面研究的时候希望结合中粮广场的LOGO和中国对于粮食两农业的想法去创造空间。因为离紫禁城很近,所以我们希望考量到传统中国的一些古典元素。因为它是中粮广场,这个客户主要做粮食生产的,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很好的景观的视野。我们第一件事情就是打破立面,因为之前立面是基本上全封闭的状态,现在希望把这个立面的界限打破,所以人和外界可以有一些关联。我们现在是要把中间的那个中庭的尺度稍微拉大,让它跟旁边的两个相协调。你在这里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清晰的水平,纵横相交的一个纹理线路。这个光线可以让办公空间更明亮。

        现在你看到这个立面,看起来就非常像是一棵树,我们把这个一层给架空了。

        因为我们非常希望给人们创造一种感受,就是你想进入这个楼里面的时候,是没有什么阻碍的。所以基本上无论是从哪一个入口进入到这个空间里面,我们可以把人吸引到地下空间,然后聚焦在中庭上面。我们这个首层是真的是当做一个室内和室外交融的一个空间。在首层里面所有的这些租户全部都是餐饮空间,他们自己有室内的阳台,也有对外的阳台。这些餐饮创造了一些公共的空间,这个空间并不是为了让人们真的是去用餐,而是为了创造一种非正式的交谈会务交流的空间。非常感谢这个空间顶上的天光,我们可以把注意力放在空间本身,空间内部。我们没有动原始的柱子,因为我们觉得还有一部分东西需要保留。这些柱子我们保留下来是因为它离紫禁城很近,还希望它创造一个皇宫一样的空间。这个旋转楼梯我们也保留了下来,是因为我们希望人们在走上走下的时候可以真正欣赏一下这个空间。

        我们把这个大堂空间叫做一个反转的大堂空间。看一看传统的商业空间,他们一般是首层是FMB,是餐饮,二层有一些展览或者是会务空间,再三层把人们引到上面去。一般来讲这个旋转楼梯是把他们不同层连接起来的一个方式。我们为什么把它叫做一个反转的楼梯呢?是因为并不像传统的商业空间把人流往上,我们是把这个楼梯倒下来,把人流往下引的,FMB在首层,之后地下一层开始有一些展览的空间,还有一个员工食堂。还有一些这种共同办公空间,像Wework这样的空间。然后在最下面空间里面还有一些健身房,一些SPA这样的空间。这些所有的服务设施不光为了中粮广场本身工作的人服务的,它也是服务于整个北京城的人们。这个中粮广场的项目改造成以后,它就成了一个北京西城区的一个标杆项目。我们相信这种工作空间实际上是应该被模糊一个界限的,比如人们可以工作,人们可以餐饮,人们可以去做其它的事情。但是我们到底怎么样把这种打破空间界限的项目完成,我们不光做建筑改造的项目,我们还做室内设计项目。

  • 新浪家居华东站 04-25 22:46

    Andrea Destefanis

        K11进程后的六年里面,我们大概接到了200个提议,业主找到我们希望我们做一个新的K11,但是我们大概也拒绝了两百次,因为我不大想重复我们的事情,我想做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然后我们就在2006年遇到了世贸广场这样一个项目。世贸广场这个项目的地理位置是很好的,在南京东路和人民广场的交汇口。你可以看到这有一个非常好的空间是它的广场是真正面向南京东路的。但是当时接到这个项目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尴尬的点是明明是对着这么好的一个朝向,但是这个建筑本身却把它做成了一个没什么人使用的空间。这样的话,这个城市和这个建筑他们之间的联系是完全被切断的。然后入口空间你看到就是一个超级小的地方,然后不太起眼。我再强调一下我们之后,我们接下来做的一个事情还是要讲述一个故事,这次我们讲述的故事是一个城市剧场。我们在这个项目其实是聚焦在两个点上,其中的一个点关于天井这样的空间。这个空间是世贸广场本身就有的,这个空间而且把整个建筑切成了六个不同的部分。然后第二个点我们聚焦在舞台上面,你们看到的这个红色区域看作一个舞台,这个区域是让世贸广场这个建筑和城市交流对话沟通的一个空间。所以我们第一件事干的就是首先你要让这个天井看起来非常的抢眼,让人们可以被吸引过来。我们要做的事情不是把重点放在广场里面,而是把它放在沿街的这一块,让人们可以看到它,并且成为人们被吸引过来的一个活招牌。

        现在这张照片就是我们的一个想法,它是实景照片。是说想把这个广场做成一个真正像舞台的一个地方。那么它周边的这个框架,像舞台一样被搭起来。这个就是建筑里面常常说的一个框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广场才是真正的一个广场,因为它的周围基本上被一些旗舰店,什么高档精品店所包围。人们可以真正的聚集在这里做点什么活动。

        这张图片呈现的是我们做的一个叫做guest journey,游客流线的路线图,之前我们是做餐饮很出名的,那么每一个餐饮的品牌会为顾客设计与众不同的一个旅程。我们也是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世贸广场的项目,希望为游客创建一个别样的旅途。所以我们是把来到这里的游客和顾客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定义为游客,游客的意思就是是真的游客,在上海玩,在南京东路上面行走,没有进入世贸广场,但是一定会被吸引过来。第二种类型我们把它叫做听众,这个听众的意思就是他们是真的生活在上海的人们,他们知道世贸广场这个项目,他们来到这里是想要比如找一个新的餐厅,或者其它的一些什么项目,也就是说他们知道自己想要去哪。第三种我们定义为演员,演员的意思是他们就工作或者住在附近,他们在世贸广场周边,每天都徘徊,他们非常熟悉这个地方。抱歉我交代一句,其实我们怎么样把这三类顾客串起来呢?是通过一个流线,这个流线我们把它设计为剧场的红毯。从建筑内部到建筑外部都可以把它串起来。

        所以人们在南京路上游玩的时候你会被飞天梯直接吸引,然后你会直接上到三层。这个红毯,飞天梯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当然把人从地面运到地上,三层或者五层。第二个作用就是,因为它是把人引到上面了,所以这个广场可以真正的向人们开放,它是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空间。世贸广场有一点点复杂,就是这个建筑一部分是六层的,一部分是九层的,这个就让管理者很难去管理这个东西,我们把飞天梯让人们直接从第一层,首层到了第三层的时候,人们在心理上其实会默认这个三层才是首层。这个飞天梯有一个非常戏剧化的作用的,你站在上面往下看可以基本上步移景易,可以看到整体的环境。

        等你上到三层,左边图片是在三层的露台上面拍摄的,你从这里往外看可以看到一个很不一样的视角。我们也在把一些餐厅的坐席摆在了立面旁边,所以你可以享受整个环境。

        现在我们谈论的是第二类的顾客,他们是被定义为观众。他们会有一个不同的入口,因为他已经知道他想去哪了,比如想去五楼餐厅,它可以直接在天井旁边的电梯直接上五楼。

        我们是想创造一个城市剧场这样的空间,所以我们选择的一些元素,比如说这些木制的格栅,红毯式的飞天梯,都是为了契合剧场这个主题。

        我们把这个空间叫做剧场的前厅,这意思就是大家在这个地方等候聚集。你在这里的话,实际上是模糊了室内和室外这样的界限。

        最后的一类游客,他们是演员。我们为他们也专门创造了一个入口。就是从世贸广场的二期入口直接上电梯进入。我们把它定义为一个剧院的后台。对于世贸广场的前场来说。这里面的更衣室像剧场的更衣室一样,你可以感觉到这些元素所带来的不一样的感受。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张图片就是被定义为剧场后台的一个空间。那这个空间的感觉跟舞台的空间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更机械化,有一点冰冷。还有就是我们也把天光引进来,就从世贸广场之前本身就有的一个天井当中,加强了自然光的引入。再强调一下,这个空间其实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一个公共空间,你可以举办一些活动,你可以有一些不同定期的展成。然后我们因为是剧场,我们真的去做了一个小的剧场,大概在六层到七层这样的空间。有一个屏幕在上面天花板上可以直接垂下来的,所以他们可以做一些放映,一些活动演讲之类的。当这个设计做完建筑改造完成之后,我们就受到了大量的挑战,基本上基于我们的同行设计师给我们的一些挑战,他们是说你这流线做的有点问题。然后这个同行们就会说你的这个流线其实不咋清晰,我们的解释是这样的,我们并不是想把每一个人都带到不同的商铺当中,我们是要创造一个不一样感受的旅程。我就相信一件事,如果一个人真想买一个东西可以在网上买,实体店怎么存活呢?就是要去提供一些真正可以让人沉浸感受的空间。在世贸广场开业的四个月之内就迎接了大概6万人吸引到他们在里面逛。

  • 新浪家居华东站 04-25 22:46

    kokaistudios设计事务所参与了多个“城市更新”的改造项目,上海的世茂广场,北京的中粮广场都因此而重获新生。那么当代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公共空间,作为设计师该如何满足人们当下的需求,让大体量的商业空间重新融入城市?Kokaistudios 设计事务所创始人Mr.Andrea Destefanis 带来了答案。

    演讲主题:《超越商业空间,拉开城市舞台序幕》

    演讲嘉宾:Andrea Destefanis


    Andrea Destefanis:大家好,我是安德列,我是Kokaistudios的两个创始人之一。

        我觉得今天的主题是非常有趣的,我们要去讨论一下怎么样能够让当代的人居变得更加简洁,然后回归自然。

        我们要讨论的是关于这些SHOPPING MALL商业中心,讨论怎么让这些商业中心回归我们的城市。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的是这个叫做维克多的人他被称为商业中心之父。在19世纪50年代的时候,美国开始兴起了商业中心的建造活动。

        1956Minnesota这位商业中心之父说过,商业中心应该回归到像古希腊的广场,中世纪的市场,或者是我们现在像欧洲的广场一样,可以让大家有一个聚集,一起交流的空间,而不仅仅是商业。

        所以大概从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这段时间,基本上每个月都有一百到两百个SHOPPING MALL他们新开业了。所以当时那个时候的商业中心还是蛮像商业中心之父维克多先生说的一样,是一个交流的地方。

        但是当1978年维克多先生回到欧洲的时候,他发表了一个非常激烈的言辞,他说我再也不想为这些混帐的发展商花钱了,因为他们基本上毁了我们的城市。

        我们可以看到其实现在有很多商业中心,就是完全失败的。他们没有遵循当时商业中心之父所说的那样,它是一个交流的空间,而是100%的一个商业空间了。大家可以看到,在东莞这个城市开了一家非常大的SHOPPING MALL,但是现在基本上已经是人去楼空的状态了。

        2002SHOPPING MALL接到一个跟刚才的项目有点相似的概念,它是新世界发展商给我们的。其实我们当时接这个项目的时候,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商业中心的项目。我们坦诚的说我们并不是商业中心的专家,但是我们对于城市改造有着非常多的见解。所以尽管这座大厦,K11,它是在上海淮海中路上的一幢路,但是它其实蛮失败的,有着非常低的层高,人们也不是很常来逛。比较好的是这个发展商有着非常清晰的想法,他们说我们并不想做一个纯粹的商业空间,我们想把K11这个品牌带到中国。他们说K11是关于艺术关于人文还有关于自然的,我们一开始是蛮开心这个概念的。所以一开始设计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做一些商业平面的计划,我们想的是去讲述一个故事。所以我们的这个故事这样的,有一个人在大城市里面行走,走着走着就看见天上的星星,他就跟着星星的轨迹走到了一片绿洲。然后他在这个绿洲里面去探寻,他走到森林的深处,他还看到了湖泊。然后他就游进湖里面去探寻海里的世界,之后又上岸,然后看整个的城市是什么样的。然后等到它的上到最顶层的时候,看到整个上海的城市,发现他原来是在K11上面活动的。大家现在看到这些草图是我们在一开始跟客户沟通的时候就画的草图。我们看到这些的时候,说这个东西就是我们想要的。所以在之后我们所有的工作都聚焦在怎么把这个故事变成一个现实。

        所以三个重要的点是关于艺术、自然和人文,艺术可以在K11里面俯视即视,自然我们是把自然引入到K11里面。关于人文,我们更聚焦在建筑的立面上面。我们在立面修复的时候是希望它能够把这个品牌强于周边的一些品牌的。所以我们在修复上面做了很大功夫。

        大家现在可以看到这个立面,这个K11这个品牌是非常强烈的一个信号。大家还记得我们刚才讲述的故事吗?这个人在城市里面走,突然看到城市的星星,K11的这个灯光就是天上的星星,是这个东西吸引到人们进入到K11里面的。

        这个人他受到吸引进入K11的时候,他又进入了一片绿洲,绿洲的概念就是K11的内庭院,这块很有趣,是因为尽管这片内庭院是由新世界开发商拥有的,但是他们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可以让公众享受的空间,而并不是为了商业的。

        大家看到这个立面瀑布也是我们比较喜欢的,我们是希望能够创造一个公共的空间在这个商业中心里面。

        然后这个森林的概念是把人们向地下引导的,就是引入地下空间的。大家知道地下空间往往都是商业中心的比较不太容易吸引客户的地方,相比之下我们希望把它做成一个K11的强项。所以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些绿植的墙面,这些向下引导的电梯,这个都是我们希望能够把人们引到下面空间,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地下一层,我们讲述的是森林这个概念。Kokaistudios打破了室内室外的界限,并且把自然引向了室内。在这里很难分辨你到底在外面还是在里面。

        现在大家看这个图片可能觉得很常见了,但是在我们设计的时候,大概在8年前左右的时候,其实很难在国内看到这样的一个理念。那个时候发展商就希望人们能够去走进每一家店铺,然后去购物。

        现在看到的是以湖泊为概念的空间。我们把这个空间做成一个多元化,多功能的空间,可以让每个月或者每周更新换代的展览去展成在那个空间,我再强调,这已经是八年前的改造了。

        现在这个空间是我们说这个人看到一个湖就跳进这个湖里面,就是这是一个海底印象的空间,按照业主的要求是希望完全是开场的,是一个比较整块的一个可以做展览做宣传的一个空间。

        这个空间是他从海底上到上层的空间。我们把这个空间叫做城市农场这样的空间。现在看到的这些植物就是真的是他们自己种植的蔬菜。然后现在这叫做山边的空间,在山顶上,也就是在屋顶上开辟了这样的地方,希望是一些酒水餐饮或者是一些夜间的活动,大家可以俯瞰整个淮海路的空间。

        虽然现在上海有更多的商业空间,然后而且他们比K11更大,但是K11一直是上海商业空间当中非常出名的一个。



  • 新浪家居华东站 04-25 22:46

    在打造公开课的交流平台、提升中国设计师综合素养、帮助中国设计师成长上需要感谢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优秀的本土品牌,它陪伴中国设计公开课走过2018年,还将继续走向2019,这支品牌的代表亚细亚集团杭州分公司总经理秦浩 先生上台致辞。

    秦浩:

    非常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跟大家一起分享。本人是来自亚细亚瓷砖杭州分公司总经理秦浩。集团的老板曾说过:近几年亚细亚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就是能够和新浪家居共同来推动中国设计公开课这样一个活动,那它为很多的设计大咖,设计精英,包括行业的人士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所以说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其中,它是一个平台,未来可以合作共赢,所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今年是公开课走过的第二年,第一年我们走过了全国一线的7个城市,有数十位大咖参与到其中。也有数千位设计精英,青年一代的设计师融入到这个活动当中。所以,在此我谨代表亚细亚感谢新浪家居对这样一个活动的支持,对导入资源这样一个动作的感恩。同时,也感恩在座的各位大咖,以及设计师青年朋友们对这样一个活动的认可和支持。

        中国设计公开课其实一路走来,我们坚持更多更优质的内容,同时也在突破我们不断的希望能够去创新,改变我们的模式,改变我们的形式,能够为各位带来更好的体验。我们坚持一个初心,就是助力中国设计。亚细亚相信,其实在座的各位,都是设计师设计大咖,你们的成长和企业是一样的,它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一个过程,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耕耘,方能有更美好的一个成果。

        亚细亚瓷砖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企业,我们历经了46年,从1973年至今,总结来说走过三个阶段,当然也是在不断的去总结、反思,然后去突破我们自身。

        第一阶段1973-1998年,是亚细亚制造水平领先的阶段。因为我们在这个行业最早引进意大利进口设备的陶瓷企业之一,当时不管我们的干法淋釉、湿法淋釉,包括干粉微例,包括压机都是行业领先的水平。

        第二阶段1998-2015年,这个阶段是亚细亚在陶瓷行业产品工艺领先的阶段。可能在座的各位设计大咖可能知道,其实在整个瓷砖行业,最早的一次烧,一次烧就是一次成型,我们的胚、釉料,一次烧成最早就诞生在亚细亚。包括当时也做了亚洲第一篇立体艺术瓷砖,以及说大规格的瓷砖。整个产品工艺领先的阶段都在98年到15年。

        经历过这样的阶段,我们也在不断的发掘下一个风向标,对于亚细亚这样有初心的企业,下一个阶段,2015年开始我们的路在何方?所以从2015年开始我们的着重点就是在整个人居功能的打造。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们先后推出了55度柔光大理石,包括大板大理石,包括ECO的健康生态瓷墙砖,为什么它是一个功能的打造?因为55度它的核心功能是护眼,大板大理石它其实更多的是让我们今天在座的哪怕是设计师,其实我们也是消费者,在整个天然石材的使用角度能够有更好的体验。ECO不用讲,它代表着健康,代表着生态。其实在我们今天日益发达,可能我们更加向往美好幸福的同时,其实家装是我们每天待的最多的地方,也是我们花最多的时间,所以健康主题,护眼主题,环保主题一直离不开我们。所以我们从15年开始就着力于打造整个人居功能这样的一个研发。

        因为有这样的功能定位,这样的初心,所以我们不断的去创新研发。亚细亚从产品的初心角度来讲,我们是执着于品质的坚守,因为它是一个作为制造业的魂,是根本。另外我们也是在不断的创新研发,为消费者,为我们的渠道合作伙伴,为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创造有价值的生活方式,也是用于满足更多人的一个健康人居的需求。那也同时这是亚细亚的一个核心竞争力。

        所以说我们亚细亚有这样的初心,我们的产品的理念就是:科学人居,健康生活。也是我们在这个阶段秉承、坚持,并且不断去耕耘的一个产品理念。

        今天其实我觉得离不开我们今天的主题:智能筑造想象力,同时我们需要更好的科学人居的生活。

        能够实现这些产品的一个核心,是它的一个发动机。亚细亚的工厂在湖北是我们规模最大的一个生产基地。这个生产基地也是在被国家评为了绿色环保工厂,也是整个华中区域第一家绿色环保的工厂。不仅仅具有说生产的能力,并且它是具有环保的一个概念,并且在践行中国政府推动的环保。

        最后,从当代新人居的角度,我们除了说我们简单的产品,我们的品牌,那更多的我们从新的材料,智能的生活,以及社交的体验去满足更多的不同的现代化的一个需求。因为我们今天物质文明高速发展,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一个产品,它需要有内涵,需要有人居,需要有智能。所以说亚细亚是秉承这样一个初心,我们是去解决当代社会现象级的问题以及未来整个城市发展健康的终极意义。

        今天设计师公开课能够来到这样一个智能筑造充满想象力的城市,希望通过这样一种碰撞、交流的形式,给在座的各位设计精英也好,嘉宾也好,领导也好,提供更多的想象力,或者一个点,引发到我们的工作也好,生活当中也好。

        最后祝愿设计公开课越办越好,谢谢。

  • 新浪家居华东站 04-25 22:46

    作为中国首个设计师界综合性知识分享平台,中国设计公开课已经举办了两年,今年的活动相较于去年又有什么新的创意?活动的主办方代表乐居家居总经理兼新浪家居总经理魏晓飞 先生上台进行心路分享。

    魏晓飞:

        从中国设计公开课来讲,第二年比第一年会更成熟。我们不管从演讲的质量还是从请大咖的质量来讲都会比第一届越来越高。曾经跟亚细亚的董事长卢先生沟通的时候也在讲说我们希望其实把中国设计公开课是作为一个有情怀的项目,能够一直做下去。卢先生也在上一站北京站的时候在讲,他说希望中国设计公开课可以做十年。会后我们两针对十年做了一个沟通,我说十年是什么概念?十年可能是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可能我觉得不算什么,但是如果真的能够把这么一个项目能够做到十年,我觉得不仅仅是说是媒体也好,还是从企业也好,还是从我们行业也好,所有的付出。但是这份付出我们觉得是值得的,这份坚持我们也认为是值得的。我们对于中国设计公开课的十年规划里头,今天是短短的第二个年头,我们还有很多的不足,我们有很多想去继续探讨的故事。

        今年可能更多的是我们在探讨新人居,未来探讨什么?我们希望的是在未来的中国家居行业也好,设计行业也好,我们都可以把自己作为一个微薄的力量去奉献去努力,能够让真正的所有的设计师朋友们在每一堂课都可以学到一些,感受到一些,哪怕仅仅只有一点都是最好的回报。所以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新浪家居,代表乐居家居集团祝这次的活动圆满成功,谢谢。

  • 新浪家居华东站 04-25 22:46


    出席今天活动的演讲嘉宾:

    Kokaistudios 设计事务所创始人——Mr.Andrea Destefanis 

    连联设计集团创始人——吴迪女士

    陈飞波设计事务所创始人——陈飞波 先生

    杭州肯思装饰设计事务所创始人——林森先生


    同时,出席本次活动的重要领导有

    亚细亚集团副总裁兼市场部总经理——胡人尹 女士

    亚细亚集团杭州分公司总经理——秦浩先生

    乐居家居总经理兼新浪家居总经理——魏晓飞 先生

    乐居家居华东区总经理——吴瑜萍 女士

    以及出席本次活动的特邀嘉宾

    斯所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共合设(杭州)发起人——许京军先生 

    浙江亚厦装饰亚厦设计院五分院院长——单鸿斌先生 

    浙江亚厦装饰亚厦设计院七分院院长——单春虎先生 

    杭州大相艺术设计所长——蒋建宇先生 

    浙江黑石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田风琳  先生

    金螳螂浙江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周斌  先生

    孙文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孙洪涛  先生


    同时感谢青设会、共合设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 新浪家居华东站 04-25 22:46

    小浪已到达,嘉宾陆续签到中,一波现场图新鲜出炉


       CDOC中国设计师公开课是由新浪家居、亚细亚瓷砖联合多家机构发起的,真正围绕设计师成长需求,量身打造中国首个设计界综合性知识分享平台。2018年,我们带领近千位设计师在全国7座城市寻找城市的独特灵魂;2019,中国设计公开课又将全新启程,这一次,我们把目光聚焦于中国当代新人居,把脉未来居住需求,定义人居新高度,我们试图寻找一方家园,来实现关于美好生活的所有想象。

 活 | 动 | 时 | 间

2019/5/29 14:00-17:30

 

活 | 动 | 地 | 点

上海阿纳迪酒店和合厅

 

活 | 动 | 流 | 程

13:00 - 13:50 嘉宾签到

14:00 - 14:20 嘉宾致辞

14:20 - 15:20 建筑设计课:朱岳

15:20 - 16:20 室内设计课:王心宴

16:20 - 17:30 城市相对论:辩论赛

举报
22.6万人正在观看本直播